|
|
2000年1月落成的鼓浪嶼鋼琴博物館位於菽莊花園的「聽濤軒」,占地450平方米,分上下兩層,博物館裏陳列了華僑胡友義收藏的40多架古鋼琴,其中有稀世名貴的鎦金鋼琴,有世界最早的四角鋼琴和最早最大的立式鋼琴,有古老的手搖鋼琴、有産自一百年前的脚踏自動演奏鋼琴和八個脚踏的古鋼琴等。
目前胡友義的收藏還不斷的再增加,在2008年又添大批新收藏,新運抵的古鋼琴中有一架"普萊耶爾鋼琴"身世顯赫,是1868年法國普萊耶爾公司專爲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特別訂製。鋼琴外觀奢華精美,琴身上鑲滿五彩繽紛的花朵,兩個長著翅膀的金色女神作爲琴的兩隻前脚在兩邊高高托起琴鍵。雖然已歷經140年,鋼琴貴氣依然。
40台古鋼琴中,“年紀”最大的要算19世紀初倫敦克萊門弟公司(Clementik Company))製造的琴,至今高齡已近200歲。其他20多台也以19世紀歐洲與北美所産的鋼琴占多數,“年紀”最小的20世紀初的美國琴,也將近100歲了。
這些古琴的款式、設計各有不同,而且都製作得非常精緻,琴身的花紋就跟水墨工筆畫一樣細膩美觀,全是當年造琴師用手工一刀一刀地精雕細刻的成果,每一台琴就是一件手工藝精品。古鋼琴彈出的美妙音樂是藝術,古鋼琴本身即使是「一聲不響」,當作靜物擺著,也是一件美麗的藝術品。
士坦威
鋼琴的名字都是以製琴師的名字來命名的,此架鋼琴即為德國製琴師士坦威所製造,此德國製琴廠在紐約設有分廠,此架鋼琴是1864年產於紐約。在1836年士坦威39歲時即製造出第一架鋼琴,1848年德國革命之時逃離至美國繼續他的製琴生涯,10年之後士坦威鋼琴廠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鋼琴廠,直至現今士坦威仍是世界上最頂級的四大鋼琴品牌之一。在許多國際鋼琴大賽上以及知名鋼琴家都指定使用。
士坦威鋼琴是使用交叉琴弦,這使琴弦的長度得以加長;另外還採用了鑄鐵造的鋼琴的框架,因此發出的聲音較大,承受力也比較強,不容易走調。
士坦威鋼琴需要400多個工人花9個月到1年的時間才能製成。整架鋼琴85%的零部件都是純手工打造,銷售到世界各地的琴都是特別訂製,非一般工廠大量製造的。而他們也會根據客戶所在國家地區的溫度、濕度,不同的氣溫環境來打造,因此所產出的鋼琴都是非常有靈性的。
舒楠
這是一架羽管鍵琴,猶如臥式的豎琴。鋼琴是擊弦而羽管鍵琴是撥弦,就如琵琶或豎琴,以撥弦發音。此琴有四套琴弦,八個踏板,兩層琴鍵,而且黑白鍵的排列與現今的鋼琴剛好相反。這個琴場已在戰爭年代完全被炸毀,沒有重建,而使得這架鋼琴更顯獨特而稀有。
博森多福
博森多福鋼琴共鳴效果好,演奏起來很有力度,音質、音色也很好。著名音樂家「李斯特」最喜歡的,同時也使用得最久的,就是博森多福的鋼琴。博森多福剛琴廠在二次大戰中被嚴重摧毀,所存的鋼琴都被當作木柴用來燒火取暖,琴廠於二次大戰後重建。
巴士克-手搖琴
這是一架手搖的街頭鋼琴,人們用板車把它推到鬧市上去耍猴子、賣藝賺錢。此琴內有一個大圓筒,筒上有許多小釘,每一個小釘都準確的按音符位置釘上,當搖動圓筒時,小釘撞擊琴錘,使琴錘敲擊琴弦而發音。因此此琴又稱為「圓筒琴」。
馬賽爾
這是一架自動鋼琴,亦可作為普通鋼琴彈奏,為當時不會演奏鋼琴的人娛樂所用。它是根據紡織機的原理製成的,事先在一卷卷紙上按音符時值和因高穿鑿大小不一的孔,演奏時,空氣被壓入孔中,推動琴槌擊弦發聲。19世紀晚期開始流行,直到留聲機和無線電問世才停止大量生產此類鋼琴。此類琴又稱為「Player-Piano」。
科爾門
這是一架直弦的三角鋼琴,琴的鑄鐵板上有鎦金的花紋,可能是受中國明朝宣德爐圖案的影響。整架琴由桃花心木製成,造型、雕工精美,手通細緻。 |
|
|
 |
|
|
|
|